(上海自貿區十年)問答|上海自貿區如何實現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“雙向奔赴”?
“上海自貿區這片改革試驗田,沒有現成經驗可循,需先行先試,并形成可向全國復制推廣的經驗??梢哉f,上海自貿區實現了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‘雙向奔赴’?!鄙虾M鈬Z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。
2013年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(以下簡稱“上海自貿區”)揭牌運行。十年間,上海自貿區創新體制機制,不僅向世界表達著中國積極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決心,也充分實踐著中國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前進方向。
十年櫛風沐雨,十年春華秋實。上海自貿區如何實現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“雙向奔赴”?作為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,上海自貿區大膽試、大膽闖,打造了以開放促改革、以改革促發展的生動樣板。
實施全國首份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(負面清單)、對境外投資一般項目實行備案制、上線全國第一個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;創設第一個自由貿易賬戶……上海自貿區為國家推動高水平開放、與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銜接探索路徑、積累經驗。
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,是上海自貿區成立后推出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。歷經7次縮減,自貿區負面清單條目已由最初的190項縮減至現在的27項,制造業條目已經歸零,服務業開放持續擴大。
為什么要經過7次“瘦身”,而不是一步到位?章玉貴指出,負面清單的設計要與當時社會的承受能力相匹配,負面清單肯定越短越好,但還涉及到壓力測試,“也就是說很多改革如果一開始步子邁得太大,很容易水土不服,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,比如監管跟不跟得上,產業能不能銜接?!?/p>
擴大開放的同時,上海自貿區也在苦修“內功”。十年間,上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、管理模式創新、運行機制優化、服務方式轉變,打破部門職責和信息壁壘,以“有為政府”實現“有效市場”,不斷優化政府和市場的邊界。
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,就曾見證一個個革新的故事。在這里,率先試點“一窗受理、分類審批、一口發證”的綜合服務模式;先行先試“先照(營業執照)后證(經營許可證)”“證照分離”“一業一證”和文體旅“一證通”等制度;通過數字化手段,接連出臺“智能幫辦”“直達幫辦”“免申即辦”等便民利企措施。
據上海海關副關長張翼介紹,十年來,上海海關在提升通關效能、深化功能拓展、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,先后推出“批次進出、集中申報”“期貨保稅交割”“保稅展示交易”等68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,其中33項已在全國復制推廣。
數據顯示,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中,源自上海自貿區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的事項有145項,占比接近一半。
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、研究員趙蓓文表示,上海自貿試驗區探索的地方創新實踐,為中國制度型開放的體制機制創新鋪路架橋,為積極構建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添磚加瓦。通過自貿區探索改革開放的“中國道路”,是中國對標國際標準,以開放倒逼改革,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。
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,章玉貴指出,上海自貿區的開放還要更進一步?!坝绕涫羌訌妼H先進技術和制造業的開放,要緊跟全球產業和技術的變遷,甚至要超前布局。這也意味著,需求側搭配供給側的改革要繼續深入,上海的法制、管理和規制也要進一步與國際標準進行有效對接?!?/p>